循环水养殖新革命:可持续水产养殖解决方案,高效又环保!

2025-05-19 huabo

嘿,哥们儿,最近怎么样?聊点实在的,咱们水产养殖这行,老一套的方式是不是有点跟不上了?水浑了、药多了、成本蹭蹭往上涨,心里是不是也憋着一股劲儿,想找个新出路?别急,我今天跟你唠唠,这循环水养殖,真不是啥新鲜词儿,但绝对是咱水产人得抓住的新革命,可持续、高效、还环保,听着就挺诱人,对吧?

想当年,咱们谁不是在土池子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看着那水一换一换的,心里那个急啊。现在不一样了,科技发达了,循环水养殖这概念,说白了,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和重复利用水体,把换水的次数降到最低,甚至不用换。这听起来简单,但里面门道可多了。

咱们先别整那些虚的,直接上干货,看看怎么把这事儿给落地。

第一,设备得跟上,但别盲目跟风。

循环水养殖的核心是啥?是那个“环”。水得流动起来,得净化起来。市面上设备五花八门,曝气增氧机、过滤系统、紫外线消毒灯、温度控制设备,看得人眼花缭乱。哥们儿,听我一句劝,别一上来就搞个大而全,那玩意儿烧钱还未必适合你。

你得先琢磨明白自己的养殖品种是啥?是鲤鱼、罗非鱼,还是虾?是蟹?不同品种对水质的要求那可是差着十万八千里。就拿养虾来说,对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的要求就特别高。你设备得能跟上啊。比如,曝气增氧,不能光靠几台鼓风机,得考虑微孔曝气,那种效果更好,水面利用率高,增氧也更均匀。过滤系统,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得搭配好。别光图便宜买那劣质滤料,用着用着就堵了,那可真是欲哭无泪。

我建议你先做点功课,看看你当地有没有做成功的案例,去实地考察一下。别光听人家吹得天花乱坠,自己多看多问多比较。买设备的时候,多跟销售聊,问他们这套设备具体是怎么运行的,维护起来方不方便,哪个部件最容易坏,备件好不好买,价格公不公平。别不好意思问,这可是钱啊!

第二,水质管理,这是灵魂,得天天盯着。

循环水养殖省水,但不代表水质就能随便糊弄。相反,因为水是循环利用,那个水里的污染物、鱼的排泄物、残饵,都会积累起来。所以,水质监测和调控,就成了你每天都要干的事儿。

你得知道,你池子里到底有些啥。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总氮、pH值、溶解氧、水温……这些基本指标,你得天天盯着。现在市面上有那种智能水质监测系统,能自动报警,挺方便的。但初期,或者预算有限的话,买个几万元的综合水质检测仪也行,关键是要会用,要懂那些数据啥意思。

比如,氨氮高了,说明鱼的排泄物多了,得加强过滤,或者适当换点水(虽然咱们不追求大换水,但应急总得会吧?)。亚硝酸盐高了,鱼容易中毒,得赶紧加注亚硝酸盐还原剂,或者调整一下曝气量,提高溶解氧,让它自己转化。pH值忽高忽低,得看天气,夏天水温高,光合作用强,pH值容易升,可能得适当增加一些碳酸氢钠。水温变化,也得及时调整,特别是养殖对温度要求高的品种,比如虾蟹。

记住,别等水质坏了才想办法,那成本最高。要养成每天巡塘的习惯,看着水色,闻着气味,再结合水质数据,心里就有数了。有时候,水色发绿,可能就是藻类爆发的迹象,是好是坏?得结合溶解氧来看。溶解氧够不够,鱼是不是活跃?浮头了没?这些都是你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依据。

第三,饲料管理,精准投喂是省钱的关键。

养鱼不赚钱,就差在饲料上了。循环水养殖,虽然省了水,省了电(理论上是这样,设备运行也要耗电),但饲料成本占比依然很高。所以,怎么精准投喂,减少浪费,就成了降本增效的重中之重。

你得根据鱼的规格、生长阶段、水质情况来调整投喂量。别老凭经验瞎喂,那肯定不靠谱。现在有电子投食器,可以定时定量投喂,甚至可以远程控制。你可以根据水质数据来设定投喂策略,比如,氨氮高了,就少喂点;或者亚硝酸盐高了,就停喂一天,等它降下来再喂。

还有,饲料的选择也很重要。别老买那种最便宜的,得看饲料的蛋白含量、适口性、消化率。现在市面上有那种针对循环水养殖的特殊饲料,比如低蛋白、易消化的,可以减少粪便排放,减轻过滤系统的负担。你可以咨询一下饲料厂家,或者看看一些养殖论坛,多了解点信息。

记住,饲料投喂要均匀,最好分多次投喂,避免一次性投喂过多,导致水质突变。观察鱼的吃食情况,是判断投喂是否合适的最好方式。鱼抢食得很,说明投喂量合适;要是鱼不怎么动,或者浮头在水面,那可能就投多了,赶紧停喂或者减量。

第四,生物絮团技术,这可是个黑科技。

说到循环水养殖,不得不提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 BFT)。这玩意儿在养虾、养蟹领域应用特别广,效果也挺明显的。

简单来说,就是在水体中培养大量的微生物,包括有益菌和有益藻类。这些微生物能分解鱼的排泄物和残饵,产生一些鱼虾蟹爱吃的小颗粒,就叫生物絮团。通过控制好水体的pH值、溶解氧和碳源,就能让生物絮团大量繁殖。

这样做的好处是啥?一是减少了粪便对水质的污染,相当于给鱼虾蟹提供了一个“内部净化系统”;二是那些生物絮团就是鱼虾蟹的天然饵料,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三是还能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

搞生物絮团技术,得掌握好几个关键点:一是碳源,通常是葡萄糖或者葡萄糖和蛋白粉的混合物,得加足量,不然微生物没“粮”吃,咋干活?二是pH值,微生物喜欢偏碱性的环境,一般控制在7.8到8.5之间比较合适,需要定期监测,必要时加碳酸氢钠来调节。三是溶解氧,微生物耗氧,鱼虾蟹也耗氧,所以曝气增氧一定要到位。四是温度,不同微生物的最适温度不一样,得根据养殖品种来调整。

生物絮团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摸索,需要耐心。刚开始搞,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絮团长得不好,水质波动大等等。这时候别慌,多查资料,多跟同行交流,慢慢就能找到门道。

第五,日常维护,细节决定成败。

循环水养殖系统虽然自动化程度可以很高,但日常维护依然不能马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往往能决定你的养殖成败。

比如,过滤系统的滤料,得定期清洗或者更换,不然堵了,整个系统就瘫痪了。紫外线消毒灯,得定期擦拭,保持透光性,不然消毒效果就大打折扣。水泵、风机这些关键设备,得定期检查,润滑保养,确保它们能正常运转。传感器这些,也得定期校准,确保数据准确。

还有,记录很重要。每天的水质数据、投喂量、设备运行情况、鱼的活动情况等等,都记下来。时间长了,你就能发现一些规律,也能及时发现问题。比如,每次投喂后水质变化的情况,每次换季水温变化对水质的影响等等。这些数据,就是你养殖经验的积累。

最后,聊点心态。

搞循环水养殖,绝对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儿,它比传统养殖更精细,更考验人的耐心和责任心。你得愿意学习,愿意琢磨,愿意动手。遇到问题,别怕,多想办法解决,或者去请教别人。

这事儿,投入肯定比传统养殖要大,技术门槛也高。但一旦搞起来,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经验,那收益也是实实在在的。而且,你干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儿,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将来这市场肯定越来越大。

哥们儿,这循环水养殖的新革命,确实是个好方向。别犹豫了,如果你觉得这事儿靠谱,那就开始行动起来吧。从小处着手,慢慢摸索,一步一个脚印。相信我,只要你用心去做,肯定能干出点名堂来。到时候,你就能体会到那种既省心又赚钱的成就感了。加油!

标签: 水质 养殖 饲料
电话联系
地址导航
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