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镰刀菌病的防治

2014-07-30 cheng


(1)病原为镰刀菌有腐皮镰刀菌(Fusarium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和禾谷镰刀菌(F.gramincarum)。菌体呈丝状分枝,常有分隔。生殖方式是形成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大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故名为镰刀菌。
(2)症状镰刀菌多寄生在病虾头胸甲鳃区、附肢、体壁和眼球等处的组织内,被寄生处的组织有黑色素沉淀而呈黑色。寄生于鳃部时引起鳃组织坏死变黑。有人称之为黑鳃病
(3)诊断由于镰刀菌病的主要症状往往与细菌引起的褐斑病和黑鳃病相似,所以必须从病灶处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有菌丝及其分生孢子,则可确诊。
(4)流行情况该病是一种对虾、蟹类危害很大的疾病。在海水中各种对虾、龙虾和蟹类均可感染,感染率高达70%,积累死亡率90(如美国加州对虾)。我国目前主要发生在人工越冬亲虾。对虾疾病防治期间较少见。
(5)防治放养前用60×0.000001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处理,可有效地杀死池内分生孢子。亲虾进入越冬池前用300×0.000001的高锰酸钾洗5分钟,并严防虾体受伤。用经过消毒和过滤无镰刀菌污染的水源培育亲虾。

电话联系
地址导航
专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