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大闸成蟹养殖技术

2014-07-12 cheng

 


稻田成蟹养殖技术
大闸蟹喜水质清新、阳光充足、水草丰富的地方,栖息在江灌、河岸滩地的泥穴中,喜食小鱼、小虾、螺、蚬、昆虫及动物尸体。在水温10度以下时,蟹在穴中螫伏越冬,摄食减少或不摄食。每年秋冬,性腺发育成熟的河蟹进行生殖洄游。
田间工程
选择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工业污染,进排水方便,大水不淹、干旱不干、保水性强的田块。田埂要求牢固,不垮塌,宽1.5米以上。稻田面积可大可小,10亩左右为宜。在沿田埂内侧2-3米远挖环沟,宽1-2米,深1.0米,坡度为11.2。视田块大小挖字厢沟,厢沟与外环沟相连,厢面种稻,沟内养蟹。在田的一端修建深1.5米、占田面积5%的暂养池。田间工程占稻田面积15%-20%。进排水口对角设置,用筛绢网扎好,沟、池内种植空心菜或水草等,覆盖面控制在30%-50%
田块四周选钙塑板或塑料薄膜等光滑耐用材料设围栏,上部高出地面40-50厘米,埋入土下10厘米。外侧用木桩或结实绳子将防逃膜固定。防逃膜不出现褶,接头处光滑不留缝隙。
蟹种放养
蟹种要求肢体完整,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动力强,无病,规格是每公斤不小于60-100只。清明前后购进蟹种(多从沿海原产地购进),先在暂养池中暂养。若长途运输回来蟹种,应先在水中浸泡3分钟,提出水面10分钟,如此反复几次再投入水中,待秧苗返青分蘖后,蟹种用50-10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浸泡10分钟消毒再放入大田。全田散放,一般亩放养量为15-20公斤。
饲养管理
一、水稻管理
选用耐肥力强、秸秆坚硬不易倒状、抗病害的丰产水稻品种。宽行密株栽插,并适当增加田边,沟边栽插密度,发挥边际空间优势,增加水稻产量。插秧前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不必再追肥。稻田养蟹用药必须慎重,插秧前1-2天用药喷洒秧苗。水稻生长期间必须使用农药时,可以使用杀虫双、消毒灵、井岗霉素等。用药前应先灌深水,再用喷雾器施药,尽量提高药液在稻株上的粘附率,减少药液淋入田中。使用时尽可能避开河蟹集中蜕壳期。
二、河蟹饲喂河蟹对水质条件要求较高,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微碱性或中性水域中。水中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河蟹才能正常摄食生长。水中缺氧,会引起停食和停止蜕壳,甚至死亡。PH值过低,也会导致蜕壳困难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应适时排水注水。一般每3-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0厘米左右。水体交换次数和交换量可依据蟹体大小、水温高低、水质好坏、天气情况等因素灵活掌握。
河蟹整个饲养过程中,除利用稻田中生长繁殖的水草和底栖生物外,应补充人工饲料。动物性的饲料有小鱼、小虾、蚕蛹、蚯蚓、螺肉、蚌肉、鱼粉、血粉、屠宰场下脚料、昆虫等。植物性饲料有水草、浮萍、藻类、瓜类、饼类、豆渣、麸皮、米糠等。此外还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饲料投喂方法是放养初期可投喂鱼糜、猪血、蚕蛹、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中期要以萍类、南瓜、小麦、豆饼等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食物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使蟹体积累营养增加个体重量。日投饲量为5%-10%,根据天气、水温、河蟹摄食情况有所增减,投饲量以次日早上检查吃完为宜。投喂时间在每日下午4-5时,以利于河蟹夜间摄食。投喂地点在水沟周围。
坚持每天早、晚巡查。检查蟹的吃食及活动情况,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有无敌害侵入田内,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病害防治
以防为主。一般每半月消毒1次,同时要根据河蟹生长和活动情况在饲料中掺入添加剂、壳素及抗生素等药物,防病促长。采取有效措施消灭老鼠、青蛙、水蛇、黄鳝、鸟类等。
适时捕蟹
水稻收割后,即可捕蟹。在夜间放水,借灯光诱捕效果最好,可以降低成蟹死亡率。优质河蟹的规格是3两以上,金爪、黄毛、青壳、白脐、肉实、味鲜、水分少,颜色好看,土腥味少。
[特别提醒]
稻田养蟹的经济收益可观,但养殖技术要求也高。因此,养殖户在发展稻田养蟹之前,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养殖技术,必要时应在细询当地水产部门后再下种。

电话联系
地址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