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尼罗非鱼苗种生产技术
奥尼罗非鱼是采用纯种的尼罗罗非鱼作母本、纯种的奥利亚罗非鱼作父本进行种间杂交而得到的子一代,其雄性率能达到90%以上,具有雄性率高、生长快、抗病力强、易捕捞等特点,尼罗非鱼鱼苗是单性罗非鱼育种的一条途径,鱼苗种,值得推广。
一、繁殖池的选择深受群众欢迎。用杂交生产奥在生产上可大批量培育单性罗非
繁殖池可选择水泥池或土池,水泥池面积为100平方米左右,土池面积在1亩~3亩。池塘为长方形,呈东西走向,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保水性能好,池底平坦,淤泥较少,面积不宜过大,水位也不能过深而掌握在80cm~90cm为宜,主要是便于收苗。4月中旬,清除池塘内的污物和过多的底泥,曝晒4月下旬,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待用。繁殖用的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二、亲鱼的挑选
被挑选亲鱼的品种特征及性征应明显,体质健壮,色泽正常,体厚背高。雌雄鉴别主要是通过生殖乳突的观察,品种特征不明显的个体应淘汰。对亲鱼纯种的挑选一定要严格按照品种特征进行,因为关系到奥尼罗非鱼杂交苗种的雄性率,因此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要严格把关。选择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的品种特征主要掌握如下标准:
1.尼罗罗非鱼背鳍边缘黑色,喉胸部淡棕色,体下半部呈白色,体表两侧有9条与体轴垂直的黑色斑纹,其中鳃盖后背鳍下方7条,尾柄上2条,尾鳍终生存在明显的与体轴垂直的黑色条纹8~10条。背鳍D:XVI~XVII,12~13臀鳍A:III,9~11胸鳍P:14~15纵列鳞:31~33。
2.奥利亚罗非鱼背鳍边缘红色,喉胸部灰白色,体侧具深紫灰色垂直带9条~10条,带的上、中部各有一暗色斑,尾鳍终生有淡黄色斑点,但不形成明显的垂直条纹。背鳍D:XV~XVI,11~13臀鳍A:III,9~12胸鳍P:11~14纵列鳞:30~31。
三、杂交繁殖
每年春季水温上升到22℃以上即可进行杂交繁殖,也可用温泉水或工厂余热水提高水温,以提早进行杂交繁殖。
1.亲鱼放养密度及性比亲鱼通过越冬后强化饲养,选择性腺好、体质健壮的尼罗罗非鱼为母本,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水泥池中的放养密度掌握在3尾/平方米,土池中的放养密度掌握在1尾/平方米,雌雄比例为3∶1。选择好亲鱼后,对亲鱼用3%的食盐水进行浸泡消毒,然后放入繁殖池中进行自然杂交繁殖。
2.亲鱼饲养管理亲鱼下塘后,要抓好饲养管理工作。一是看水质情况施入追肥二是投喂米糠、麦麸、豆饼等精饲料,或投喂罗非鱼专用全价人工配合饲料与平时适当结合投喂一些青饲料(如藻莎、细绿萍等),有利于亲鱼的性腺发育,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量的3%~5%,并根据水色、天气、鱼体活动等情况及时调整。到了繁殖后期,因雌鱼产卵而把受精卵含在口里进行孵化,含孵后就会停止摄食,这时的投喂量就不因鱼体的总体重作推算,要以半小时内吃完为限来掌握投喂量。
3.繁殖池水质要求较肥,而亲鱼的繁殖与口内孵化出鱼苗的活动对水质要求较高,为了避免因水质恶化而出现鱼体浮头,应视水质及天气状况,经常注意添加新水,或启动增氧机增氧。严防鱼体因缺氧而浮头,这是罗非鱼繁殖池水质管理的关键,因为在缺氧或低溶解氧状态下雌鱼性腺发育、口内孵化的出苗率都会受到影响,严重时造成含孵亲鱼的吐卵。
四、稚鱼的收捕
一般情况下,在亲鱼下塘后20天左右开始见苗,如有发现出苗,则每天清晨在太阳未出来时用质地柔软的被条网在繁殖池插捕2次~3次,插捕时下纲不要沉底,也不必全池拉网而沿着池塘四周岸边进行,以免对亲鱼造成惊动而导致口孵亲鱼吐卵。
五、苗种培育
1.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幼苗培育在专门的幼苗培育池进行,并在鱼苗下塘前20天~30天对幼苗培育池进行清整,清除杂草、杂物及池底过多的淤泥,修补池堤。放苗前7天~10天,用75kg/亩的生石灰或8kg/亩~10kg/亩的漂白粉进行清塘。3天后,幼苗培育池开始加注新水至水深60cm,施用经过发酵的牛粪、猪粪或鸡粪300kg/亩~400kg/亩作基肥,培育水质。
2.苗种放养把捕出的稚鱼过数后放入幼苗培育池,放养密度掌握在10万/亩左右。稚鱼培育初期,采用投喂豆浆的方法,每天投喂2次,全池泼洒。日常管理中要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注意观察鱼类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调控好水质,保持水质"肥、活、嫩、爽"。稚鱼经过1个月的培育,体长可达到3cm~5cm,即可供成鱼养殖或供越冬鱼的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