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养鱼的技术

2014-12-03 cheng
我国是肥水性鱼类养殖比例较高的国有,尤其是大水面,主要养殖品种是鲢、鳙鱼。然而,大面积推广应用化肥养鱼技术仅有几年的时间,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较低,不少养殖户因使用化肥鱼的方法不当,以致养殖效果不理想。笔者近期在调查渔业生产经营时,就渔民朋友们对化肥养鱼技术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共同探讨。 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提高市场竞争力,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化肥的使用数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不会对水域产生污染,对鱼品质无不良影响,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和绿色健康养殖要求,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安全高效养殖技术。 目前,我国鱼类养殖还没有发展到完全依赖配合饲料进行集约化生产阶段,天然饵料仍是重要的,有时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如大水面增殖、鱼苗培育和浮游生物食性鱼类的养殖,都是通过施肥培育天然饵料来满足鱼类生长需要的,施肥养鱼是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重要手段。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的渔民朋友们认为,既然是施肥养鱼,采用绿肥、粪肥等有机肥就可以了,不需要施用化肥。其实不然,完全使用有机肥养鱼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有:一是不利于保持良好水质。有机肥有效养份含量低,投施量高,大量有机物在水中分解发酵消耗氧气。据测定,分解1克有机物要消耗1.56克溶氧,使用水质恶化,影响鱼类正常生长,不容易引发鱼病,严重时引起泛池死鱼。尤其是高产养殖水体,这种矛盾更加突出。二是养殖成本高。有机肥按有效营养成份计算,其价格远远高于化肥,而且用量大,劳动用工和运输等费用高,经济上不合算。三是养殖效果差。使用营养成份低的有机肥,鱼类生长缓慢,养殖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投资风险高;单位面积产量低,每公斤鱼产品所负担的工资、企业管理费、设备折旧和其他费用相对增高,利润减少。使用化肥养鱼不仅可以弥补上述缺陷,而且不需分解就能被浮游植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利用率高,能迅速促进浮游植物繁殖,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大量氧气,既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又起到改善水质条件、预防鱼病的作用。化肥养鱼还具有操作简便,投工量少,便于机械化作业,生产成本低,效益高,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业化经营等优势。 化肥养鱼的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通过施肥向水体补充营养物质,促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并使水生维管束植物、固着生物、底栖生物、自养性细菌等数量增加,在满足滤食性鱼类摄食的同时,还为吃食性鱼类提供部分食料。 专利查询
电话联系
地址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