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鱼的养殖及疾病防治技术

2014-09-04 cheng


福寿鱼是用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子一代。体形上与尼罗罗非鱼很相似。该品种杂交优势明显,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肉质厚且嫩、脂肪多、味鲜美、雌雄个体比较均匀、饵料系数高、耐寒能力较强及杂食粗生等优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很好的养殖前景。
在我国习惯称之为非洲鲫鱼或罗非鱼,虽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引种试养,但一直未能在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掌握福寿鱼的养殖技术。近年来,国内有关研究人员围绕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等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在福寿鱼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
1养殖技术
1.1苗种培育
1.1.1培育池条件培育池面积应在2000平方米,水深应控制在0.81.0米,便于管理,放苗前约2周对培育池进行彻底清整和消毒,达到池底平坦。经清塘和施基肥,已培育出浮游生物,然后加注新水,培苗期间要定期更换池水。施约1000千克粪肥及绿肥的混合肥,作为基肥,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0厘米左右。
1.1.2鱼种放养和驯食每1000平方米放苗约10万尾,一般鱼苗规格应在2.04.0厘米,规格太小,鱼苗体质嫩弱,拉网对苗种伤害严重,容易造成大量死亡;拉网太迟,鱼种受惊后潜入池底,入网率低。海水养殖中还可以与虾、鲻鱼及梭鱼等混养。而稻田养殖对解决丘陵山区群众吃鱼难和增加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培苗时每日泼洒豆浆饲喂苗种,后期投喂一些米糠及人工配合小颗粒饲料。水温25℃左右,经半月培育,鱼苗可长至1.0/尾左右,可进行商品鱼饲养。
1.2商品鱼饲养福寿鱼可在海水、淡水、工厂化温流水及稻田等多种养殖模式下养殖。可以单养也可以混养,初期主要以混养为主,如四大家鱼及鲤、鲫、鳊等,而福寿鱼作为一种搭配品种进行饲养。放养水温要保持在18℃以上。以四大家鱼为主的成鱼池中,每667平方米可搭配放养福寿鱼、夏花鱼种100200尾,主养鱼种500尾左右,自然情况下,可增产20%以上。如适当增加施肥和投饵,则增产幅度能达到50%以上,单养也能获得较好养殖效果。如放养春片,无论是混养还是单养,增产幅度都还可以再提高20%左右,商品鱼规格也可提高1倍以上。
1.3放养规格个体体重在10/尾左右,虽早繁苗小些,也应大于3/尾,大个体则可放养40/尾左右。放养密度,一般可视苗种大小及来源而定。当年孵化的苗种,经3个月饲养,个体体重可达150250克,与四大家鱼混养,单项每1000平方米产量高达150500千克。
2病害防治
水温较高的生长季节,一般疾病比较少,但在转池及亲鱼越冬时鱼病较多。这是因为转池容易造成擦伤,而越冬时水温变化比较频繁也是导致疾病的原因之一。
2.1水霉病由水霉科的水霉菌和绵霉菌等多种种类感染所致。初期,肉眼看不出有什么异常症状。该病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的鱼均可被感染,卵也只有当未受精或胚胎因故不能正常发育而死时,水霉才能在卵上大量繁殖,并覆盖附近发育正常的卵,引起正常发育卵窒息而死。患处分泌蛋白分解酶分解宿主蛋白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使被感染鱼焦躁不安。严重时,在体表或卵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棉毛状物,使组织坏死,病鱼浮于水面,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最后衰竭而死。水霉病在水温526℃范围内均可发生,水温在15℃以下时,福寿鱼最易感染此病。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可用以下几个方法进行防治:加强饲养管理,严防鱼体受伤;加强亲鱼培育,提高鱼卵的受精率,对已染病的卵要及时剔除;合理消毒,用3.0%4.0%的盐水浸洗病鱼5分钟(2.0%3.0%食盐水浸浴10分钟),或全池泼洒400毫克/升食盐和碳酸氢钠(小苏打)合剂(1∶1),浓度为80毫升,或用亚甲基蓝全池泼洒,浓度为0.10.2毫升,隔2天再泼洒1次,有较好疗效;严格控制水源,避免带病水源流入塘中。
2.2小瓜虫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在病鱼的体表、鳃、鳍条及鳍基部肉眼观之呈白色小点状囊泡,表面覆盖一层白色黏液,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俗称白点病,这是小瓜虫寄生引起组织感染化脓所致。患处组织发炎糜烂、坏死、鳞片脱落、鳍条腐烂而开裂,鳃组织感染后除发炎外,还伴有出血现象,鳃呈暗红色;虫体侵入眼角膜,能引起眼睛发炎,严重的导致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缓慢,运动失调,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该病对福寿鱼的年龄没有选择性,但主要危害鱼种。多子小瓜虫的适宜水温为1525℃pH6.58.0,流行于初冬和春末,所以极易在福寿鱼越冬期出现。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但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水环境《投喂优质饵料,增强鱼体抵抗力,鱼得病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主要用以下3种方法进行防治: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放养密度合理;2.0毫克/升硝酸亚汞药浴1.53.0小时,并可用0.10.2毫克/升硝酸亚汞全池泼洒;③Z.0毫克/升浓度的醋酸亚汞水溶液药浴1.53.0小时。
2.3溃疡病由鱼体露出水面或水温过低冻伤引起的。温度低于11℃情况下,福寿鱼体表皮会被冻伤而感染水霉病等疾病,甚至会发生继发性低温昏迷,最终死亡。此病常见于鱼体背部,多发生在露天温水池。防治方法:在越冬前做好防寒二作,如加深塘水,在秋、冬季要多投喂富含脂肪性饵料,以增加鱼的抗寒能力。另外,还要经常对越冬池换注新水,提高水温,改善水质,或加入食盐使越冬池成0.5‰0.8‰的浓度,可避免冻伤。越冬池上尽可能加盖顶棚或配有取暖装置,防寒保暖,尽量做到不使鱼浮头。至于已冻伤的鱼,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2.4细菌性皮肤溃烂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病鱼体表充血、发炎、有红斑、鳞片脱落,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溃烂,肌肉腐败,严重时可烂及肌肉至骨骼。病灶没有特定部位,全身都可能发生,得病之后有蔓延趋势,严重时可遍及全身。该病主要在高密度养殖,越冬期间易发生。防治方法主要有:在捕捞、转运和放养时应操作仔细,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适宜,保持水质清新;疾病早期,改良水质,水温稳定,投喂优质饵料,病鱼会逐渐自愈;病的早期用1.02.0毫克/升漂白粉(28%有效氯)全池泼洒,能取得较好效果。
2.5烂鳃病病原为柱状屈桡杆菌、或由斜管虫寄生于鳃部、年轮虫寄生于体表所致。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口部张大,鳃盖发红,眼球白浊,鳃区组织坏死呈灰白色或淡红色,常因呼吸困难致死。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停食,食欲减退,或离群独游水面,鳃盖中部的表皮溃烂,形成一个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严重时鳃丝溃烂,鳃的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丝软骨外露,坏死处往往有细菌和污染物黏附。该病从成鱼至鱼种均可感染,水温1530℃易发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对该病的防治方法有:鱼种放养前用浓度为2%3%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全池外泼含氯消毒药;在发病季节,每半个月泼洒1次生石灰,使池水的pH保持在8左右;在外用药物的同时口服药物效果更好,每100千克鱼每天用1.02.0克痢特灵拌饲投饵,第1天用量加倍,内服药饲4天左右;发病后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按0.50.7/立方米水体全池泼洒。

电话联系
地址导航